2020年12月22日,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2020年产业年会第二天来自临床、检测、审评、企业的专家讲者带来了精彩演讲。
第二日上午2020产业年会由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秘书长徐珊主持。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秘书长徐珊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熊利泽就“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领域创新思考”发表主题演讲。熊利泽院长从麻醉学发展的三个里程碑谈起,介绍了麻醉学发展面临的问题,他指出围术期医学是麻醉学的发展方向,麻醉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术后死亡及并发症的预测、实现术后镇痛药的长效化、神经阻滞后效果客观监测等,期待我国的医疗业界同仁通过优质的服务、协调一致的团结精神和细腻的技术,为解决麻醉手术围术期问题带来更多的优秀的产品。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熊利泽
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所长张鸣伟围绕“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与创新服务”话题展开讲座。他详细介绍了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的基本情况、发展规划和服务创新工作助力产业发展情况,欢迎开展各类科学研究、检验检测、标准化工作合作。近年来,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建立了集方案设计、方法研究、指标验证、功能评价为一体的医用机器人检测服务平台,已经为领域内多家制造商提供了医用机器人注册、检测、验证相关服务。
国家创新医疗器械评审专家、天津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教授顾汉卿重点介绍了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项目技术要求与探讨(绿色通道项目)。他指出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的审评中特别关注申报的产品有没有发明专利以及该发明专利保护的是不是产品的核心技术,并强调申报产品已完成前期工作并有基本定型产品、国内首创、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的重要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胆外科主任郭伟分享了“从临床需求到产品研发——临床医生在产业化中的作用”。2008年5月北京友谊医院张忠涛院长完成了国内第一例无任何辅助的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经过“十二五”和“十三五”的潜心研究,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已完成原理样机,准备送检。郭伟主任指出医疗器械产业化是一个闭环,从临床需求、研发设想、样机研制、迭代定型、临床研究、上市销售到临床应用,再到满足新的临床需求,临床医生在中间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胆外科主任郭伟
赛默飞世尔科技质量和法规高级总监李晓平就“企业视角见证注册制度改革”展开演讲。她从企业角度解读了注册人制度、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优先审批程序、应急审批程序、临床豁免、进口转国产、进口产品审批数量等企业关心的问题。
通过5G通信技术远程操控手术机器人、利用人工智能辅助CT影像识别……已成为并不鲜见的人工智能医疗应用场景。今年抗击新冠疫情中,人工智能医疗技术成为抗击疫情有力的科技“武器”。远程医疗机器人、5G远程影像会诊平台、远程移动集成医疗平台等新技术手段为抗“疫”提供了“坚甲利刃”。疫后经济重振过程中,运用5G、AI等技术的智能医疗将成为医疗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发展领域。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相继推出加大鼓励5G下游应用和人工智能设备研制的政策。在海河生物医药科技集团的支持下,2020产业年会特别策划了“5G+人工智能”专场,邀请业内专业人士分别从布局、研发、检测、注册以及美国、欧盟注册上市之路进行全维度深度讲解。下午人工智能专场由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创新服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临主持。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创新服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临
随着“5G+人工智能”专场的结束,为期两天半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2020年产业年会圆满落幕,期待2021年再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