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东盟市场"钱"途光明

  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立,在我国对东盟的零关税清单中,98%的医药保健品都被列入零关税清单。这让很多中国的医药企业纷纷掉转船头,驶向东盟。

  出口增长超预期
  最近的5年间,我国与东盟医疗器械双边贸易呈快速增长态势。2009年,双边医疗器械贸易额达到10.9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26%。

  其中,我国对东盟出口增长迅猛,进口则保持平稳增长。因此,双边医疗器械贸易顺差不断扩大,2009年顺差达到6.03亿美元,这表明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相对于东盟市场上的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2010年,我国对东盟零关税清单中,98%的医药保健品都被列入零关税清单,涉及医药保健品税则号有425个,其中,医疗器械税则号为88个。但是医药产品管制的特殊性,在医药行业,零关税政策效应的释放将是一个较为平稳的过程。2010年1~2月,我国医疗器械对东盟出口额为9266万美元,同比增长45.42%。

  国别差异明显
  在东盟十国中,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的的医疗器械进口规模约为40亿美元。其中,新加坡是东盟十国中最大的国别市场,医疗器械进口规模约18亿美元。但是,近年来,新加坡医疗器械的进口需求呈小幅下降趋势,而且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其进口需求同比下降了6.26%。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泰国、印尼和菲律宾市场。这三个国家是未来最具增长潜力的国别市场。一方面,这3个国家近几年医疗器械进口需求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根据英国贸易问题研究机构(GTA)统计,泰国医疗器械进口市场年均增长率为5%,印尼为21%,菲律宾为12.59%。另一方面,就这3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来说,他们在东盟十国中处于中上等水平,对医疗保障的需求相对较高,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市场。

  而缅甸、柬埔寨、老挝和文莱市场则相对较小,这与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规模有关。

  企业闻风而动
  近年来,随着东盟国家人口、经济的增长,卫生费用的增加,对医疗器械的需求也呈增长态势。东盟各国医疗器械和医疗设备生产能力有限,大到CT机、X线机,小到轮椅推车、听筒,几乎都依赖于进口,东南亚已成为世界医疗器械厂商竞相争夺的一个新兴市场。

  一些已经进入东盟市场的中国医疗器械厂商也表示,他们对东盟的贸易成本总体上大约只有降低了10%。因为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相关协议,只有凭借原产地证明才能获得关税减免,这一环节又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目前,在东盟医疗设备市场上,还是欧洲、美国、日本的生产商占主导地位,我国企业的市场占比相对较低,竞争优势不是很突出。但是,可以预见,自贸区零关税和各项贸易的便利化政策,加上双边地缘比邻的优势,将会提升我国产品相对于欧美产品的优势。此外,随着我国国内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产品技术的提升以及价格上的优势,将有利于实现欧美产品替代,尤其是监护仪、B超仪、呼吸机等部分中型医疗设备,有望在东盟市场上获得更大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