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召开汶川地震灾区医疗卫生系统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协调会

      为研究解决汶川地震灾区医疗卫生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调指导有关方面加快推进恢复重建工作,确保灾区尽早全面恢复医疗卫生服务秩序,卫生部于7月29日在成都召开汶川地震灾区医疗卫生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协调会议。卫生部部长陈竺,四川省副省长陈文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主持。
   
     对口支援是党中央、国务院集全国之力支援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的重大部署,中央规定组织东部和中部地区19个省(市),支援四川省18个重灾县(市)及甘肃、陕西两省6个重灾县,用2年时间基本完成原定3年的目标任务,集各方之力,基本实现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目标,并明确要求各支援省市每年对口支援实物工作量不低于本省市上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优先用于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陈竺在会上指出,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总体安排和卫生部工作要求,各对口支援省(市)卫生厅(局)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从大局出发,全力以赴,积极为灾区卫生系统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各种形式的支援,1年多来对口支援工作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
   
     一、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各对口支援省(市)主动与受援县(市)就医疗卫生机构重建项目进行接洽,积极筹措并优先安排卫生建设资金,开展房屋建设,购置医疗设备,绝大部分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部分项目已经竣工,总体进展良好。截止7月20日,开工建设项目1443个,其中已经竣工231个,已经投入资金87.05亿元,分别占规划总数的86.36%、13.81%、73.95%。其中,四川省开工建设1,190个占该省规划项目数的88.54%,已竣工198个占14.73%,已投入76.95亿元占该省规划投资的77.32%;甘肃省开工建设166个占77%,竣工18个占8%,投入资金7.71亿元占60%;陕西省开工建设87个占78%,已竣工15个占13%,投入资金2.39亿元占44%。根据3个灾区省上报的数据汇总,24个受援县(市)到目前为止,已经落实投资的项目597个,占规划项目数88.31%;已开工建设566个,占规划项目数83.73%。
   
     二、业务支援有序进行。根据受援灾区需要,各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疗、疾病防控、卫生监督和卫生管理人员,赶赴灾区,积极开展医疗卫生业务对口支援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从对口支援工作启动到2009年7月20日止,19个对口支援省(市)共派出80余批约7,300人(次)医疗卫生人员赴灾区开展诊疗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人员培训及卫生机构重建等工作。
   
     三、医疗卫生服务逐步恢复。对口支援工作与抗震救灾卫生紧急救援阶段工作实现了平稳交接,迅速恢复了医疗服务秩序。拓宽了诊疗项目,帮助当地医院开展了一批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及时满足群众医疗救治需求。免费培训灾区医疗、防疫、卫生执法和卫生行政管理人员,提高当地医疗卫生人员技术水平。积极开展心理援助工作。对口支援人员大力开展疾病防控与卫生监督工作,受灾地区始终没有发生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圆满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
   
     陈竺说,虽然恢复重建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出成绩,但距离中央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医疗卫生机构重建工作认识还需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人员支援机制有待完善,医疗卫生工作全面开展仍面临困难。医疗卫生系统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完成这一重大民生工程,恢复医疗卫生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对保障灾区群众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将做好几项重点工作:
   
     一、加大协调工作力度。支援省(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与受援县(市)沟通协调,按照卫生部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分析研究,进一步细化制定对口支援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安排配备人力、物力、财力,有计划、分阶段扎实推进,保质保量、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支援任务。受援地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树立主体意识、主动意识、主导意识,积极做好对口支援有关准备工作、基础工作和服务工作;要统筹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实事求是地提出恢复重建需求;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内外结合,使灾后恢复重建成为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起点、新机遇,确保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达到或超过震前水平。
   
     二、加快恢复重建进度。三年建设任务两年完成,落实建设资金、加快建设进度是关键。对口支援省(市)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和本省(市)派驻灾区的援建机构,对医疗卫生系统恢复重建工作给予重点支持。受援省、地(市)、县(市)卫生行政部门也要继续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多种渠道争取投入支持,确保恢复重建投资不留缺口,推进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三、坚持科学重建。在规划执行和项目建设中,必须遵从医学科学规律,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国家相关建设标准,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功能布局。重建也绝不能脱离中国国情,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不能贪大求全、盲目扩大规模、提高标准。对口支援省(市)和受援省、地(市)、县(市)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积极协调参建各方按照国家规划确定的建设规模和内容组织实施,严格控制超规模、超范围、超标准建设,强化项目管理,引导资金投向,确保建设质量。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根据灾区实际需求,科学安排对口支援人员、调整支援队伍规模和结构,提高对口支援的针对性。要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加强灾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训。
   
     五、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服务。灾区要根据新的人口分布、服务半径和医疗卫生需求,调整并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对口支援省(市)要帮助受援县(市)制定医疗卫生专项规划,完善诊疗护理工作规范、临时医疗机构医疗流程、院内感染控制等业务制度,进一步改善板房医院基础条件、补充必要医疗设备。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协作,整合康复资源,加强基层康复人才培训和指导。大力整治灾区环境卫生,加强传染病监测与防控,开展健康教育。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六、加强心理康复和心理卫生工作。现阶段灾区心理康复和心理卫生工作重点是进一步加强灾区心理卫生服务网络能力;继续在学校、社区、灾区集中安置点等场所,以灾区干部和医务人员、伤残人员、遇难者家属、学生等为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干预。
   
     协调会上,四川、甘肃、陕西3省卫生厅汇报了灾后医疗卫生系统恢复重建进展情况,江苏、浙江、河北3省做了经验介绍,其他对口支援省(市)也都全面介绍了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情况。四川北川县、青川县、甘肃康县和陕西宁强县等受援县汇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恢复重建进展。
   
     陈啸宏在会上指出,各对口支援省(市)卫生厅(局)和受援县(市、区)卫生局要加快推进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各地要互相吸收、借鉴会议上介绍的好的做法和经验。对口支援省(市)卫生厅(局)要主动加强与援建指挥部和受援地区卫生部门沟通协调,认真研究解决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受援县(市、区)卫生局要进一步创新机制、健全制度、密切配合,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做好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卫生部相关业务司局要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加强对对口支援工作的指导、协调。
   
     他指出,医疗卫生灾后恢复重建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灾区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也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卫生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国务院颁布的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指导思想,切实做好并保质保量完成对口支援各项任务,为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卫生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中医药局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对口支援省(市)卫生厅(局)有关负责同志,四川省、甘肃省、陕西省政府有关领导和卫生厅负责同志,受援县(市)及其所在地(市、州)卫生局长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