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掀起资本热潮的同时,国内医疗行业也正面临全球市场竞争形势日趋白热化的挑战。对于各细分赛道的医疗企业而言,及时掌握底层核心技术并进行创新升级迫在眉睫。
01
医疗器械
新冠疫情改变了国人的许多习惯和观念,空前刺激了民族自信心,随之而来,投资者对于高门槛新赛道的器械创业者信心倍增。加之科创板和港股为一批小而美的器械企业打开了上市通道,在过去的2020年,器械赛道的估值逻辑和审美偏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少投资同仁哀叹“下不去手“,但另一些则感觉器械项目从未距离IPO如此之近。
2020年医疗器械领域共发生私募融资交易119起,同比增长70%;总融资金额超过24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00%;单笔融资规模约2,000万美元,同比增长一倍多。
医疗器械领域并购交易全年共发生10起交易,同比增长一倍;总交易金额约3.6亿美元,单笔交易金额约4,500万美元,交易金额与单笔交易规模较2019年均有所回落。
过去一年,医疗器械领域共发生 IPO 10起,同比增长43%;融资总额超过22亿美元,同比增长112%。
我们选取三个器械子赛道阐述2020年器械赛道的变化:医疗机器人、神经介入和结构化心脏病。
最火热的创新公司和技术产品都在西方世界的20多年前诞生,而2020年在中国一级市场受到热捧的头部器械公司,多成立于2010年后,甚至2015年之后。由此,2020年成为了行业转折点,后发制人的中国创新和中国制造,终于在上述三个即使是全球领域也尚在摸索的赛道,取得了资方的信任和信心,加速前进。
医疗机器人
2020年中国私募市场产生了超过30起医疗机器人相关的融资事件,仅次于一贯稳居龙头的器械子赛道心血管及心脏领域。众多类别的医疗机器人也能满足各个专业投资机构不同的投资偏好,包括偏好硬组织机器人取证的近期确定性、软组织机器人的技术高门槛、服务机器人在疫情下切实的防感染应用场景,以及康复机器人已被老龄化的邻国日本验证刚需等。
达芬奇机器人的部分专利过期,天智航的资本盛宴,微创医疗机器人的30亿人民币A轮融资,跨国外企借助骨科机器人对冲耗材集采的风险,是刺激这一产业异军突起的外部因素。而医疗机器人产业的真实大规模应用,还需等待5-10年内临床医生的亲手验证。
神经介入
忽如一夜春风来,在神经介入这个小小的赛道,近年来涌入了近30家创业公司,并且在2020年,超过15家进行了私募融资。缺血、出血、通路是大部分公司殊途同归的产品线布局,区别在于工艺水平、临床进展和取证速度。
此后,“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神经介入耗材对于工艺、材质、力学等高平衡度的要求,恐怕是拿证之后如何取得临床医生信任得到广泛应用的试金石。预期2021年,市场会看到近10家取栓支架获证,资本的注意力逐渐转向抽吸导管、密网支架,甚至回归到弹簧圈。资本也逐渐默许过硬工艺也许来自于美国、日本、以色列,不再坚持必须本地自主原创。
结构性心脏病
启明、沛嘉、心通的陆续IPO,普及了投资机构对于介入瓣膜的认知。2020年随着主动脉瓣领域(TAVR)玩家日渐拥挤,行业高光打在了新的蓝海领域——二尖瓣MV和三尖瓣TV修复与置换。
2020年1月30日,雅培的Tendyne二尖瓣置换系统CE获批;2020年6月15日,雅培二尖瓣修复系统MitraClip中国获批上市,全球二尖瓣领域的重磅产品逐步上市,点燃了中国资本追逐的热情。其中,国内二尖瓣置换研发者(钮脉、以心、健世、沛嘉),二尖瓣修复开发企业(德晋、捍宇、科凯、申淇、谱创)陆续登场,将中国与欧美市场的研发差距时间表缩短到5年以内,三尖瓣修复与置换相对处于更早期,仅健世与德晋启动了临床试验。
在海内外多产品处于临床的进展阶段,国内品牌后发制人的优势与生物制药领域相似,同步海外结构性心脏病领域技术路线更趋明晰,除了常规国内趋近的主动脉瓣、二尖瓣介入术热点外,三尖瓣介入、心脏辅助装置等更吸引资本关注。雅培三尖瓣修复产品TriClip于2020年在欧洲上市,结合领域内的巨大患病人群,吸引更多资本流入。
欧美企业如雅培、爱德华、Trialign等均重点开发产品管线;心脏辅助装置方面,美敦力的Heart Ware(2018年FDA获批),雅培的HeartMate(2020年FDA获批)带动了资本的涌入,近日法国研发商CorWave宣布完成4,000万美元C轮融资,以加速初始产品开发及开展人体临床试验。国内的同心、心擎、深圳核心等创业者都已进入初始融资阶段,借鉴已有的欧美进展,我们能更多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辅之临床成本的优势,未来中国制造弯道超车可期。
02
诊断及IVD
2020年,诊断及IVD领域共发生114起私募融资交易,同比增长近一倍;总融资金额超过40亿美元,同比增长219%;单笔融资规模约3,500万美元,同比增长约66%。
在新冠疫情暴发和全球大流行的极大刺激下,医疗与生命科技行业是2020年市场关注当仁不让的焦点,其中IVD赛道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大力追捧。从一二级市场的交易情况来看,2020年IVD在资本市场疯狂吸金,私募融资和IPO并驾齐驱,均创历史新高。
据统计,2020年私募融资市场的IVD赛道的交易金额和交易数量,都达到了历史顶峰。全年私募融资交易共114笔,同比增长近一倍;总交易金额超过40亿美元,同比增长219%;单笔融资金额约3,500万美元,同比增长66.7%。
按细分行业看,基因检测的融资事件和融资额都远远领先,尤其肿瘤伴随诊断、肿瘤早筛早诊最受资本青睐。从融资企业看,头部效应加剧凸显。单笔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交易共有7笔,占了全年总融资金额的53%。其中华大智造摘得单笔交易金额的桂冠,融资金额超10亿美元。
此外,随着香港联交所、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新规的推出、疫情驱动下企业业绩的上涨以及资本市场对医疗板块的关注,使得IVD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同样火爆。2020年IVD行业共有8家企业上市,IPO募资总额超过13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282%。其中肿瘤NGS检测公司燃石医学、泛生子相继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中国肿瘤精准诊疗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另外还有新冠概念股圣湘生物、东方生物、新产业以及万泰生物的成功IPO,让我们看到了行业蕴藏的巨大潜力与发展机遇。
行业井喷式的发展背后,有以下三大驱动力:
1. 新冠大爆发,IVD全产业链弯道超车
在国内和全球新冠疫情防控的极大需求刺激下,IVD全产业链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微生物检测的相关领域,包括上游仪器和原料、中游检测产品与解决方案、下游第三方检测服务都成为了资本关注的热点。
卫健委和国务院在过去一年中多次发文强调要加强基层医院、疾控系统以及地区性生物安全检测中心的核酸检测能力,对基因扩增实验室的建设提出了要求。短期内,这些政策利好基因检测仪器及其配套设备厂商。长期来看,以基因检测技术为核心的新型诊断产品将触达更广阔的基层患者。
国产IVD企业在疫情爆发初期就积极做出响应,争分夺秒开发出新冠检测产品赋能全球疫情防控,扩大了国内市场的版图,也加快了海外市场的布局。战疫第一线的华大“火眼”实验室当仁不让,全球六大洲均有覆盖,已有58座火眼实验室,分布近17个国家(地区),体现了“中国速度”。
圣湘、菲鹏等企业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抗疫第一股”圣湘前三季度就实现营收36.05亿元,同比增长13.8倍,净利润19.92亿元,同比增长155倍。
新冠疫情让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无论在政府端、临床端、产业端到普通大众层面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基于核酸的病原检测,因其覆盖病原广泛、报告时间短、检出率高的特点,在临床诊疗中愈发显示威力。
自2019年底领军企业华大因源完成超5亿人民币的融资后,业界多家同类企业也在2020年相继完成了超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我们认为该行业会持续受到追捧,而其中有能力提供丰富完整的产品矩阵,并且能覆盖“高-中-低”通量病原检测需求的公司,将在竞争中获胜。
第三方检测机构也在这波浪潮中崭露头角。除了上市企业金域、迪安业绩受到新冠检测业务拉动,二级市场表现突出外;其他在防疫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比如华银和博奥晶典等,也完成了大额融资。
我们认为未来第三方检验将是提高基层医疗水平的重要力量,在“保基本,强基层”的指导方针下,此类企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2. 中美脱钩,国产替代大势所趋
国际格局扑朔迷离,整个经济环境包括医疗行业的内循环和国产替代大潮已经来临。一方面,国家加大在高端仪器研发上的人才培养、科研投入以及对“产学研”成果转化的支持;另一方面,政策也对国产仪器的研发和上市给予鼓励。
配合医改和集采控费,具有性价比优势的国产医疗产品可以下沉到基层场景,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在国产替代的浪潮中,被“卡脖子“的仪器与原料生产企业将是两大主力军。
仪器企业中,典型的代表是在高端生命科学仪器领域扛起国产大旗的华大智造,受到了行业的热切关注,并完成了创业界纪录的超10亿美元融资。
此外,国产PCR仪器全年有20,000台销售,包括上海宏石、杭州博日、西安天隆等,一机难求。
原料企业中,菲鹏、诺唯赞及康为世纪等都成功完成了大额融资。诊断原料的质量对诊断试剂、下游应用的性能表现都至关重要,而目前我们对海外巨头企业(如罗氏诊断等)的上游产品依赖还比较强。
因此,我们期待国内企业能逐步打造完整的技术平台,完善上游产品品类,打破国外企业在行业内的垄断地位。
3. 创新驱动,肿瘤赛道依然是投资热门
2020年IVD行业的融资交易中,肿瘤赛道的基因检测,尤其伴随诊断、早筛早诊最受资本青睐。
随着肿瘤创新药研发不断取得新突破,药物研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肿瘤伴随诊断企业的关注度持续提升:以臻和为代表的数家头部企业,都在2020年完成了大额融资;亦有燃石、泛生子成功海外IPO发行,募集到数亿美元资金。
赛道在资金、资产、渠道、人才等各方面都显示了明显的头部效应。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也可以通过深耕垂直领域、精细化运营的策略打差异化优势,来占有一席之地。未来企业会向疾病全流程管理发展,产品的商业化能力、合规性以及与药企的合作研发都将影响企业的行业地位。
国内资本市场也受美国同类公司(Grail, Exact Sciences, ArcherDx)产品进展以及融资收购热潮的影响,给予了国内行业领军企业更多的资金支持。如康立明及诺辉,均在2020年完成了数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该行业目前处于高速发展的前期,随着单癌种产品获批,未来会向多癌症,泛癌种早筛的方向发展。
“后基因组“时代已经来临,新型诊断技术(包括新标志物、新检测方法学及组合)将会给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诊断的应用场景也会从患者逐渐向健康人群前移,诊疗逐渐向健康管理发展。
在以蛋白质组与代谢组学、单细胞组学、纳米孔测序技术为代表的新型检测领域中,海外技术发展趋势对国内企业有很强的引领作用。随着海外同类企业产品成熟上市并在资本市场表现优异,国内企业也迎来新的机遇。未来多组学,多平台结合大数据将赋能创新诊断,数字化医疗将是大势所趋。
03
智慧医疗
2020年,国内智慧医疗领域共99起私募融资交易,同比增长近20%;总融资金额近41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3%;单笔融资金额约4,100万美元,同比略有增长,基本持平。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对我国的卫生健康体系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压力测试。再一次凸显了卫生健康行业重要性的同时,远程、无接触、诊疗全流程的增效提能等就诊需求也成为了抗疫常态化后卫生体系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行业等迎来变革性机会,相关企业也纷纷发力,成为科技“战疫”先锋。
二级市场上,京东健康(06618.HK)于2020年12月登陆港交所后与阿里健康(00241.HK)和平安好医生(01833.HK)共同领跑互联网医疗板块,医疗大数据领域医渡云(02158.HK)于2020年9月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并于2021年1月成功上市。人工智能领域中寒武纪(688256.SH)在2020年7月率先登陆后,云知声、依图科技、云从科技、云天励飞、格灵深瞳5家AI公司也将IPO推进到实质性阶段,其中云知声和依图科技均在智慧医疗行业有深度布局。
此外,2020年AI医学影像及医疗大数据领域内多家头部企业先后获得大额交易融资,其中不少企业是未来两年内登陆二级市场的预备重磅级选手。
2020年1月首张AI医疗NMPA三类证批出后,监管机构的审批流程明显加速,2020年共批给科亚医疗、乐普医疗、安德医智、Airdoc、硅基智能、数坤科技、推想科技、联影智能及深睿医疗共9张三类证,点燃了资本市场对该赛道的热情。多家头部AI医学影像公司均在2020年获得大笔融资,其中科亚医疗、数坤科技与睿心智能等所在的AI医学影像心血管细分赛道更是获得广泛关注,获得了超过一半以上的融资金额。
2020年10月全国范围内心血管支架进入集采目录,集采后心血管支架价格暴跌超过90%,加速了院内心血管诊疗现状的变革,医院及医生也将从过去依赖耗材,开始更为重视治疗前的精准诊断,为功能学诊断血流储备分数(FFR)的广泛推广带来机会。2021年我们预计将在FFR领域见到多家头部企业的更大的发展。
04
医疗服务
2020年,医疗服务领域共发生22起私募融资交易,同比稍有增长;总融资金额约7亿美元,同比增长近一倍;单笔融资规模约3,300万美元,同比增长约83%。
私募融资
2020年,医疗与生命科技各赛道在私募融资市场均表现不俗——产业和资本联合蓄力,完成融资的医疗领域项目从4月开始集中爆发,全年交易数量和募资总金额均实现双双翻倍,推动市场实现了能量级别的跃迁。
医疗器械
如果说2019年的7起港股和科创板IPO项目唤醒了2020年医疗器械的私募市场,那2020年器械创业公司科技属性的提升、对海外产品的快速跟进,加上带量采购落地所开辟的差异化市场空间,则进一步激发了投资人对器械行业的关注。
相对于创新药而言,医疗器械领域以其行业风险相对较小和临床确定性高的特点,成为了资本平衡风险配置的重要标的。尽管全年估值持续推高,但科创板医疗器械行业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细则并未在第四季度如期而至,成为了该季度交易数量和金额略有下滑的可能原因。
此外,微创机器人拟在科创板上市的消息年底又一次引爆了市场对医疗机器人的投资热情;更有精锋医疗、傅立叶智能等多家公司在2020年完成融资。医疗机器人项目融资的阶段性爆发,是否意味着手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可能还需时间来验证,但这无疑标志着医疗器械精细化的创业水准离全球领先水平又近了一步。
诊断及IVD
2020年诊断及IVD行业的私募交易金额实现了超3倍的增长,有记录的交易数量相比2019年近乎翻倍,高达114起。新冠疫情概念企业增资,借助资本“东风”,既快速实现扩张和规范经营,又避免了“被洗牌”的风险;而肿瘤伴随诊断和疾病早筛领域的企业,尽管业务在上半年受到疫情冲击,但全国各级医院PCR实验室的遍地开花,也为这些企业带来了扩张利好。
值得关注的是,华大智造超10亿美元的单笔融资领跑全球,极有可能推动高端生命科学仪器研发行业的繁荣。预计2021年,该行业将拥有强大的资本市场潜力。此外,尽管有菲鹏这样的重磅企业,但国内自主研发的诊断原材料市场仍然存在巨大缺口,行业壁垒固然高筑,却也为本土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创业空间。
智慧医疗
自2019年开始,智慧医疗赛道企业的单笔融资金额接近生物医药赛道,保持在了4,000万美元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的2个特点:平台化模式和进入商业化阶段。
2020年,AI+医学影像产业跑通了审批阶段,全年共有9款AI产品获得了NMPA三类证的审批,科亚医疗、数坤科技、深睿医疗等多家公司完成融资,对应的AI产品也悉数获批,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头部聚集效应。随着后期轮次融资完成,这批医疗人工智能公司将面临商业化落地和市场化拓展的关键考验。
此外,AI辅助医疗和AI健康管理等细分赛道的出现与互联网医院的放开相辅相成,随着大数据应用、AI技术以及影像技术的发展,未来相关产业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将会加速渗透。
港美股IPO
二级市场生物科技板块持续活跃
2020年,医疗健康企业赴港上市迎来了爆发期,共有21家企业成功登陆港股,共募资113.5亿美元,与2019年15家上市企业共同募资44.6亿美元相比,上升154%。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了医疗领域,其中不乏传统二级市场投资者,将投资标的延伸至私募市场。此外,港股二级市场也将持续看好医疗健康行业:自2020年底,开始符合资格的上市公司也可进入港股通,因此预计2021年港股医疗健康行业将会持续保持活跃。
医疗器械关注度提升,本土技术将成为焦点
2020年,医疗器械企业迎来了资本市场关注度的提升。沛嘉医疗和康基医疗上市共融资7.7亿美元,微创心通于2021年2月挂牌上市,心玮医疗也于2021年1月递交A1申请。国产器械在品牌、技术和质量上的提升,也加速了进口替代的进程。此外,越来越多的器械公司开始不满足于进口替代,而是进一步地提升创新水准。
医疗服务行业的细分专科将成为机遇
继锦欣生殖上市后,肿瘤治疗专科服务公司海吉亚也在2020年成功登陆港交所。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医疗服务专科类型的企业赴港上市。
预计更多诊断相关企业将登陆港交所
目前,诊断相关企业在港股尚且稀缺。2021年初,致力于打造生育健康领域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的贝康医疗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专注肿瘤早筛的诺辉健康也已递交A1申请。相信未来依托中国市场的强大潜力,加之居民对健康关注度的提升,将会有更多诊断赛道的优质企业走向二级市场。
互联网医疗和智慧医疗崛起
2020年,线上渠道逐渐受到重视,互联网医疗行业有崛起的趋势,例如京东健康成为了2020年在港股医疗健康行业募资最多、市值最大的企业。另一方面,智慧医疗赛道也引起投资热潮,以自主研发人工智能平台为特色的医渡科技,已在2021年初登陆港股市场。
A股IPO
2020年A股IPO回顾
2020年,共有395家企业成功在A股上市,募资总额达到近4,700亿元。其中,医疗行业相关企业共有45家,募集资金约635亿元,上市企业数量和募资金额分别占比约11.4%和13.5%,相较2019年均有显著提升。
在这45家医疗行业相关企业中,医疗器械企业占15家、化学制药和生物制品企业占12家;在上市板块分布中,有30家选择了科创板,募资总金额约490亿元,数量和金额分别占66.7%和77.2%。
制度更具包容性
科创板当前的制度设计,显著提高了国内资本市场对于医药企业的包容性。对标香港联交所18A的上市标准,科创板放开了对于未盈利医药企业的制度障碍。2020年1月23日,泽璟制药成为A股首家未盈利的医药上市企业;截至2020年底,已有8家未盈利的医疗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包括7家按照第五套标准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以及按照第二套标准上市的天智航。
二级市场对一级市场的渗透
核准制下的上市标准要求企业实现相当规模的盈利水平,换言之,多数企业进入成熟阶段后才会考虑IPO。受益于注册制改革,优秀企业只要满足公开发行和上市要求,即可在更早阶段准备上市,从二级市场对一级市场进行渗透。随着注册制为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打开了新的上市窗口,国内资本市场的IPO“信仰”正在逐渐褪色。
互联网医疗企业A股IPO依然坎坷
近年来,国内互联网医疗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过多种模式的探索,医药电商和数字医疗行业得到高速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了一批互联网医疗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市场和企业规模也水涨船高。
从2018年至今,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等知名互联网医疗企业均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然而,相比港股的热闹,互联网医疗企业的A股IPO之路依然坎坷。
来源:华兴资本
©2024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