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市场格局生变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多位代表委员指出,“三医联动改革”深入推进将加速“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地。在他们看来,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是“三医联动改革”的重中之重,医药行业、医药市场或发生重大变革。


医保支付改革牵一发动全身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多名医卫界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医改这项错综复杂的工程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被视为关乎医改成败的核心环节。医改首先应该改医保。医保在“三医联动改革”中发挥着关键的杠杆作用,对医疗卫生体制起着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通过支付方式的改革,可以带动医改的发展,也将重塑医药市场的格局。


“当前我国医保支付实行按服务项目付费,医疗费用全部由医保部门买单,医院则无需承担费用。”全国政协常委陈绍军说,这种支付方式容易导致“诱导需求”。因为医院多提供服务项目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而没有控制成本、改进绩效的积极性,容易造成过度诊疗,增加医疗费用,也加剧医保资金的负担。


要改变当前“按服务项目付费”方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应往哪个方向发展?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马晓伟称,支付方式改革的总体思路是“限额包干、费用封顶、节约成本”。


“这一思路的核心要义在于控制医保费用。”全国政协委员、西藏奇正藏药(27.46, -1.20, -4.19%)集团董事长雷菊芳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分析称,今后可能实施医保总额预付或者按病种付费的支付方式。总额预付是指在事前规定医疗机构在一段时间内的总支付数额。按病种付费是指将不同的医疗服务根据疾病类别进行打包,然后根据病种进行支付。以分娩为例,支付方规定正常分娩的支付额度比如是5000元,则该5000元包括所有与分娩相关的服务。


雷菊芳表示,上述两种支付方式将使得医院有充足的动力控制药品和医疗服务的价格,因为超出额度的部分将由医院承担。与此同时,药品和医疗服务也将从医院的收入项转变为成本项。这一转变将颠覆医院以往的盈利模式,无论是总额预付还是按病种付费,都会使得医院需要尽可能提高医保资金结余,以防止费用超标。


“这就意味着,医院用药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表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终端带来的影响,将会延伸到医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还存在很多“幻象”。在“带金销售”,也就是销售提成的影响之下,很多拥有较大“操作空间”的药品成为医院的首选。今后用药市场将会面临“断崖式”调整,疗效好的药品将成为市场主导;而辅助药、营养药等,尤其是靠高额的临床营销来拉动药品销量的药品市场将会萎缩。


于明德认为,在此趋势下,医药产业自上而下的变化势必来临。对于药企来说,其受到的影响和冲击必然是巨大的。一是调整产品结构,转变研发策略,瞄准高性价比及疗效独特的品种;二是“带金销售”难以通行,专业化的学术推广将成为主流模式;三是更加重视产品质量,确保疗效。


分级诊疗利好医疗器械行业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谢子龙认为,开展分级诊疗试点非常有必要,这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的当务之急。


所谓分级诊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各有所长,逐步实现专业化,将大中型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形成“健康进家庭、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格局。大医院由此可“减负”,没有简单病例的重复,可将主要精力放在疑难危重疾病方面,有利于医学水平的进步。基层医疗机构可获得大量常见病、多发病人,大量的病例也有利于基层医疗机构水平的提高。


全国政协委员、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健表示,推行分级诊疗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基层人才队伍的建设,基层人才是分级诊疗的“牛鼻子”。


北京天朝盛源医药投资公司总经理韩艺勇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试点与推行,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将成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器械配置水平较低,设备较为陈旧老化,需更新换代。


“分级诊疗目的之一是基层首诊,这就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应对常规检查检验,基层医疗机构原本在该类器械上就处于一个匮乏状态,这次改革势必大力补充基层医疗机构在该类器械上的缺口,故检查检验类、常规大型器械或开启巨大市场空间。”韩艺勇说,基层患者中多为常见的慢性病、老年病等,所以家庭类医疗器械、养老疗养类医疗器械在这轮分级诊疗改革中将迎利好。


改革药品审批提升药品质量


由于涉及用药安全、药品质量,改革药品审批制度受到高度关注。国务院在2015年8月印发《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明确了“提高药品审批标准、推进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加快创新药审评审批”等12项改革任务。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认为,药品一致性评价可以倒逼企业提升质量、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提升医药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业内普遍认为,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有助提升我国制药行业整体水平,占我国用药市场大比例的仿制药将迎来洗牌。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要求仿制药需与原研药在药学等效性、生物等效性和治疗等效性等方面达到一致,因此,以往仿制药企业那种简单的复制发展模式将行不通,而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反复进行等效性实验,进一步加强对原研药各项指标、技术与工艺的再研究。作为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目前中国近17万个药品批准文号中95%以上均为仿制药。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此次一致性评价或直接导致药品文号消亡至现有数量的10%-20%,中国近5000家制药企业中约3000家化药仿制药企业将直面严峻的行业整合拐点。


全国人大代表、亚宝药业董事长任武贤表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药审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提高药品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同时,也是解决医药行业产能过剩的一个途径,对行业整体水平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业界洗牌不可避免。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