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第一学习|“两个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


◇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根本途径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关键在于让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的“历史”和“时代”,具有中国的“形式”和“内容”。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恰恰是中国“历史”和“时代”的凝结,也是中国“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党的重大理论成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内涵,彰显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民为邦本”的“民”由“臣民”转化为“人民”,在此基础上凝练并升华出“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新的内涵和时代表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也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二者深度融合、聚变升腾呈现出新的成果形态,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图片三苏祠(2022 年 9 月 25 日摄) 胥冰洁摄 / 本刊

        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他深刻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道出了“两个结合”的运动规律和成果形态,为新时代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法、路径和目标。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是一方单向度地汲取另一方,没有哪一方在结合中失去自我,而是二者互相激发、互相补充、互相汲取,彼此都在结合中获得了丰盈、厚重、革新等跃升,谱写出一场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成为更好、更伟大彼此的双向奔赴,聚变升腾共同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百余年来,如何让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理论走向具体实践,是摆在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共同课题。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理论,但不能直接照搬照抄。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具体实践,需要充分结合具体的国家民族、时代特点和历史条件等因素。从这一角度讲,马克思主义不能自动直接用于解决中国问题,必须面对“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这一伟大历史课题。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根本途径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关键在于让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的“历史”和“时代”,具有中国的“形式”和“内容”。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恰恰是中国“历史”和“时代”的凝结,也是中国“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让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明史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更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进一步获取历史和实践的支撑。

        这个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这个结合的理论结果,就是形成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回答和解决了中国的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坚持推进“两个结合”,历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先后形成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党的重大理论成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内涵,彰显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庇佑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更好适应新的时代条件。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价值相通,一经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就充分吸收、改造和运用。我们党在推进“两个结合”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

        ——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提供了社会条件。

        马克思主义解决了中国民族独立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用于指导革命,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桎梏,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有了民族独立,有了创造文化的主体也就是人民的解放,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才能得到保障和巩固,才有了赓续发展、向现代转化的根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解决了中国国家富强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用于中国的建设和改革,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融入世界现代化浪潮,促进中国的各方面社会条件向现代化发展。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也必然向现代转化,并日益焕发新生。

        ——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实现提供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了在现代背景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来强调国家要“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价值取向。但怎样建立起这样的国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夺取政权、推翻反动统治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身处弱势的无产阶级要加强联合与组织。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无产阶级结合实际,创新运用这一理论,在革命中建立起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成功取得革命胜利。

        在取得政权、建立国家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中国共产党人结合实际,创新运用这一理论,领导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把国家权力真正通过一系列安排交给人民。

        在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方法论支撑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价值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以实现。

        ——马克思主义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马克思主义以其开放性和时代性,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

        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有“民为邦本”的理念。我们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相结合。“民为邦本”的“民”由“臣民”转化为“人民”,在此基础上凝练并升华出“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新的内涵和时代表达。

        通过这些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持自身基本价值理念的基础上,有了更广阔的生长空间、更有效的实现路径、更鲜明的时代特征,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这一转变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深度融合,重新在世界现代文明之林中绽放,再次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造就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也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二者深度融合、聚变升腾呈现出新的成果形态,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这个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什么?

        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它既蕴含五千多年的文明延续,更体现当前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是站在深厚文化底蕴上的最新文化成果形态。进入新时代,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直接体现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并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更加百花齐放。因此,这个新的文化生命体就是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不断繁荣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命体。

        这个新的文化生命体“新”在哪里?

        “新”在既赓续了古老文明和中华文脉,但又不同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生命体,而是中华文明生命更新的结果,蕴含并体现着时代发展趋势。“新”在既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又浇注了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并在“结合”中合理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更加博大精深、兼容并蓄。“新”在由“化学反应”造就,并不断继续反应、更新,是一个持续丰富发展的“进行时”形态,富有旺盛的成长性和顽强的生命力。

        这个新的文化生命体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每一种文化形态都与历史实践共生,从历史实践中来又反过来为其提供文化底蕴和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铸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这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将不断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汲取养分,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伟大历史实践提供文化底蕴、精神共识、价值引领和思想凝聚,始终拥有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信和战略定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互相成就”的最重要成果,为我们党成功推进和进一步推进“两个结合”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不竭的精神力量,为世界发展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图片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观众参观“从长安出发:丝路申遗成功十周年主题展”(2024 年 5 月 18 日摄)姜克红摄 / 本刊


来源 :《瞭望》202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