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产DR行业从2007年到今日,已经走过了草创期,进入到成熟期甚至是过熟期。DR企业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寥寥几家,而是遍地开花,目前注册可查的DR企业约130家。行业发展,也带来了格局的变化,当年的老大如今在哪?
上网一看,好几个厂家都说自己是DR行业老大,可见该行业并没有真正大家信服的真老大。今日,江南老炮与大家从多个角度共同分析下DR行业目前的现状,捋出个三六九等来。
一、分层依据是什么?
分析行业,不能光喊口号,要理性客观。一个企业有没有实力,主要看销量、自主研发实力、新品开发能力。
销量是一个综合指标,销量如果持续健康增长,那说明该企业背后的运营能力、现金流、营销团队、企业文化、士气、客户关系、供应链体系等都比较完善和稳定。当然,销量不是全部,还要看其他因素。
自主研发实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研发,只能在现有的产品线上做文章,这显然是短视行为。行业瞬息万变,唯一不变的是对创新的需求。创新根本体现在技术、产品的创新上。
新品开发能力则是对研发实力的一个表征,研发实力强的企业,往往持续的输出新产品适应市场的需求。
二、DR企业发展活力分析
看销量。2012年-2015年,中国DR行业出了多个版本的行业白皮书和市场报告,令人啼笑皆非。因为每年的白皮书或市场报告赞助商都能成为DR行业销量第一的企业。江南老炮潜伏DR行业多年,根据真实数据汇编了国产DR行业主要企业的销售数据,如下图。
可见真正销量前三的是aj/wd/kd,其销量都达到了600台/年以上。而属于第二梯队的有pa/mnw/ak/united i/mr等企业,销量突破200台/年。而zk/ly/bsd/dr/bs/tcl/drt/yj等则成为第三梯队。还有众多厂家因为销量太少,没有统计,也在此点名表示对国产器械的关心,他们是:第四梯队:卡姆医疗、广州显浩、北京航天中兴、北京天地智慧、北京中拓奕腾、柯尼达、四川博凯、江西汇贤达;第五梯队:丹东电子、天成北光、菲友驰、华信东唐、上海伊士通、浙江嘉恒、中天百纳、上海黛美医疗、柏斯生物。没入列的还有大几十家,就不一一点了。
看研发实力。DR一共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是高压发生器、探测器、X线球管、机械系统、图像系统等。从“中国专利查询系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查询、“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等数据库查询可知各个企业的真正实力如下表所示。
新品开发能力。新品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企业的发展活力。不断的推陈出新满足市场需求是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从2015年以来的新产品注册数量来看,上榜企业大部分都有新产品推出,尤其是万东推出10个新产品,联影推出5款新产品。
三、DR行业整体分层情况
销售量在行业分层中占据主要的位置,因为销售量决定了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则是一个综合性指标,他能说明太多背后的问题。从刚刚列举的DR行业企业名单来看,销售排名在第一梯队的是:AJ/WD/KD;第二梯队的是:PA/MNW/AK/United i/MR等企业。但是根据产品自用率和部件自主实力方面,KD显然不足以在第一梯队。因为,目前市场的发展,已经证实没有研发实力做基础的企业,不足以长远发展,比如手机行业的小米,风口过后,现在已经被华为、vivo、OPPO等甩在后面。AJ/WD在整个静态DR的产业链上,是我国唯独两家全打通的。其中AJ在动态DR产业链上,全部实现打通。所以,AJ/WD排名第一梯队,当之无愧。
行业第二梯队则包括KD/PA/United i/MR/MNW/AK/LY。这些企业中,PA的产品面非常齐全,其如果把C型臂、车载、胃肠等全部统计出来,其销量也是很大的。但是如果仅算其DR(静态DR+动态DR),则销量仅属于第二梯队。UI和MR今年上海会联盟,他们的品牌影响力不用多说,但是,他们的核心主力不在DR,所以也只能屈居第二梯队;AK/LY这两年改变营销思路,AK搞融资租赁,激发了全产线的发展,LY则把集团公司分解,子公司专项负责,活力回归,销量和研发能力等综合评价,也属于第二梯队;MNW销量一直保持稳定,也属于第二梯队。
行业第三梯队包括而zk/bsd/dr/bs/tcl/drt/yj等则成为第三梯队。其中YJ全盘接受了ZK的营销队伍,市场开拓的决心和投入都是很大的,其销量在部分区域也有一定的影响力;DRuan通过CT等大设备,促进了DR设备的销售,目前在东北、华北市场较为强势;DRT则自主研发a-Si平板探测器,虽然其销量不大,但是其研发实力和新产品创造能力是其他厂家应该努力学习的。BSD和DRuan的销售模式差不多,都是采取捆绑销售。BS则是一个不差钱的主,现在在市场上来势汹涌,攻城略地。
目前,DR行业市场发展迅速,也是乱象频频,自主研发与部件拼装同在,通过行业分层,一是有利于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同时也是希望激励行业向榜样学习,共同提升整个行业的实力。
来源:医疗器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