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披露,下一步医疗建设任务
卫生健康领域下一步如何做?国家卫健委最新会议披露多项信息。2月28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卫生健康进展成效有关情况。会上指出,2024年,将全面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在深化医改方面,将推进医联体建设,统筹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专科建设,持续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在提升服务能力方面,将重点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增强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护理服务和患者就医感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会议中指出,截至到2023年底,全国共建成各种形式的医联体1.8万余个,全国双向转诊人次数达到3032.17万,较2022年增长了9.7%,其中上转人次1559.97万,较2022年下降4.4%,下转人次数1472.2万,较2022年增长了29.9%。下一步,我委将继续把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作为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一项重要抓手,一是积极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推动形成科学有序的就医格局和系统连续的诊疗格局。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二是持续推进县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带动基层能力进一步提升,逐步建立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平台、居家为基础的接续性医疗服务体系。三是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面向偏远和欠发达地区建设远程医疗协作网,促进市县、县乡之间的联通。鼓励各地探索建设“智慧医联体”,推动医联体内医疗机构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智慧互联、结果互认,提高医疗服务的连续性。根据国家卫健委等九部门去年12月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4年6月底前,以省为单位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到2025年底,力争全国90%以上的县(县级市,有条件的市辖区可参照,下同)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县域医共体。到2027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上述《意见》中提出,要加强县域医共体内部经济运行分析,严格内审管理,合理控制成本。加强药品耗材管理,实行统一用药目录、统一采购配送。据悉,国家卫健委以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规划和布局建设为抓手,不断丰富优质医疗资源的总量,提升区域布局的均衡性。会议指出,截至目前,已经设置了13个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童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同时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已经批复了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医联体超过1.8万个,支持96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近5600个省级和1.4万个市县级临床专科建设项目,1163家县医院达到了三级医院服务能力,30个省份建成了省一级互联网医疗监管平台,全国批复设置了2700余家互联网医院。
根据《“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从会议披露数据来看,这一目标已提前完成。
会议还指出,下一步,将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会议指出,要设置一批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同时针对这些双中心,包括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批复的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建立完善跟踪问效机制,引导这些“双中心”进一步发挥作用。做好临床重点专科“百千万”工程,扩充优质临床专科资源,均衡专科资源布局。深入推进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医院、“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国家医疗队巡回医疗队、“千县工程”等等这些工作,不断提升县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方面,会议指出,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加强改革的系统集成,点面结合推进改革。一是在医院层面,指导14家高水平医院开展高质量发展试点,在学科、技术、服务、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突破,CMI值、四级手术占比等关键指标取得了明显进展。二是在城市层面,已在30个城市实施改革示范,激励探索市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改革经验。三是在省级层面,以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为重点,指导各省份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因地制宜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国新办去年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已经明确,“十四五”期间,国家、省、市县分别支持建设不少于750个、5000个和1万个临床重点专科。争取在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使其医疗机构能够达到三甲医院水平。全国至少1000家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重点推进1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
各级、各地医院提档升级之下,诊疗水平将进一步提升,药品及医疗器械市场也将持续繁荣。
来源:赛柏蓝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