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助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8月10日,卫生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披露,西部大开发10年,借助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获得快速发展,住院分娩补助、增补叶酸、两癌筛查、 “降消”项目、出生缺陷防治、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一大批重点卫生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群众就医条件显著改善。
   
     据悉,西部12省(区、市)自然环境严酷,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2001年至2009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西部地区卫生专项资金863.3亿元,占全国卫生专项资金的46.7%。专项经费一方面用于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开展业务用房建设和基本设备配置;另一方面用于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预防控制、新农合、农村卫生、妇幼卫生、社区卫生等工作。

     截至2010年上半年,西部地区1052个县(市、区)开展新农合,占全国总数的 39%,西部实际参加新农合农业人口达2.64亿,参合率达到94%。2004年至2009年,中央转移支付艾滋病项目经费21.7亿元,用于西部地区,占全国经费总数的44%。2001年至2009年,中央财政在西部地区共投入结核病防治工作经费7.1亿元,西部地区结核病防治取得较大进展。2004年至2009年,中央转移支付地方病防治项目安排西部12省(区、市)12.15亿元,占地方病防治补助经费总额的75.8%。
   
     甘肃:婴儿死亡率10年下降近20个千分点
     西部大开发10年来,甘肃省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成就。其中,婴儿死亡率由1999年的30%。降低到2009年的10.97%。,孕妇死亡率由1999年的105.43/10万降低到2009年的36.24/10万。

      据悉,1999年前,该省县级医院、中医院、妇幼站标准化建设程度不到10%,1400个乡镇卫生院和13768个村卫生室无一达到标准化建设标准。 2000年以来,甘肃省累计投入19.51亿元,对60个县医院、50个县妇幼站、33个县中医院、1238个乡镇卫生院、760个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累计投入3.68亿元,为该省全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配置了基本医疗设备,农村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2001年,甘肃省建立了全省卫生信息网络疾病报告系统,法定甲、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2004年1月又建立了全省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自2005年起,甘肃省开始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2008年起,实施“医疗卫生大学生进农村计划”和“招聘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两个“人才支农”项目,使农村卫生人员进一步充实,整体素质和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青海:为农牧民健康办成50件实事
     青海省连续5年多渠道筹资9.7亿元,为农牧民健康办成50件实事。改扩建州、县两级医疗卫生机构246所,改造乡镇卫生院387所,并装备了基本诊疗设备;为39个县医院和青南、环湖地区 156所乡镇卫生院配备了流动卫生服务车;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3848个,全省标准化村卫生室比例达92%;大幅度提高乡村医生补助标准,其中农村每年每室由600元提高到5000元,牧区由1000元提高到6000元;农牧民群众距离最近医疗点1公里内的比例达75%。

     落实专病专防措施,结核病、乙肝、性病、艾滋病、碘缺乏病、包虫病等重点传染病、地方病危害程度逐年减弱,传染病在居民死因中的顺位由1999年的第4位后移到第8 位。儿童规划免疫由“5苗防7病”扩大到“11苗防12病”。以社区为基础的重点人群慢性病干预策略实施率达62%。

     该省以鼠疫和高原病防治为重点,取得了铁路建设期间和开通运行以来人间鼠疫零发生、建设大军高原病零死亡的优异成绩。
   
     四川:连续10年保持无脊灰状态
      2008年,四川省48个县(市、区)全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或传播阻断标准,成为全国7个血吸虫病流行省(区)中唯一达标的省份。该省以县为单位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保持100%。实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基本消除丝虫病。连续10年保持无脊灰状态。2009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66.92/10万,连续3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2009年婴儿死亡率连续两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医疗卫生灾后恢复重建进展顺利,截至今年7月30日,四川省142个受灾县在建及完工项目2219个,占规划总数的96.56%,已投入资金103.8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