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级医院将转变为医疗中心或护理院康复院

        十二五高端访谈

 

  2011年是北京新医改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未来五年,如何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局,区域卫生规范又会给市民带来多少新的就医体验……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

 

  健康规划关注“非人”因素

 

  新京报:“十二五”卫生规划进展如何?

 

  方来英:已经接近尾声。我们还将牵头编制一个健康城市规划,在今年一季度将发布。在规划中,我们不仅关注人们的身体健康指标,还关注影响人群健康的气候、自然资源、食物等各种因素的发展、改变。

 

  新京报:未来五年,卫生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方来英:要构建一个同首都经济、人文和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卫生服务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包括治病的医疗现代化,还包括市民健康需求和有效防范疾病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另外也包括卫生筹资、人员培训等内容。

 

  不鼓励大医院盲目外迁

 

  新京报:如何解决新城扩展,与优势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区的问题?

 

  方来英:今年将发布区域卫生规划,保障市民无论生活在北京的哪里,都能享受到和首都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医疗服务。即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服务,要追随人群的迁徙、流动、安居来寻找“落脚”点。

 

  另外,区域卫生规划不鼓励大医院盲目向新城迁建,而是要跟随新城发展的脚步,配建足够的社区“家庭医生”团队,壮大附近现有的区县二级医院。

 

  部分二级医院将改护理院

 

  新京报:2011年,卫生部门将开展哪些工作?

 

  方来英:我们要组建医院管理机构,即医管局;推出部分二级医院改造护理院、康复院的方案;组织实施对药品不合理使用的监管办法,研究对高值耗材的采购方法;加强基层卫生建设,特别是加强社区卫生机构和三级医院间双向转诊。

 

  新京报:多数二级医院是否已生存困难?

 

  方来英:我们目前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从健康管理到常见病治疗,从疑难重症的救治到病愈后的护理、康复,缺少一个良好的衔接和互动。从今年开始,我们要着力“盘活”二级医院资源,部分二级医院将扩展为区域医疗中心;政府将引导二级医院调整为护理院、康复院,解决大医院的“压床”问题,同时也给慢性病患者、老人更专业、更细致的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