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竺部长、刘谦副部长在09年全国社区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按:为贯彻落实中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和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有关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交流经验,全面部署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等社区卫生工作任务,今年8月13-14日,卫生部在陕西西安召开了2009年全国社区卫生工作会议。陈竺部长、刘谦副部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现刊发他们的讲话,供各地深入学习贯彻。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


卫生部部长  陈竺

                                                                                          (2009年8月13日)

 

今天,卫生部召开2009年全国社区卫生工作会议。这是在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和重点实施方案精神,全面部署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深化运行机制改革等社区卫生重点工作任务,统一思想,交流经验,推进全国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持续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社区卫生工作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人口众多,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城市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疾病谱、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在深入总结多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出发,采取的有效促进群众健康的服务方式。

第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国家、社会、个人能够负担得起的医疗卫生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慢性病管理、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普及医疗卫生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水平,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尽可能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真正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有利于节约卫生资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植根于居民生活区,提供主动服务、上门服务,方便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人群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采取适宜的医疗技术、使用基本药物为社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广泛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诊疗服务,满足群众基本健康需求,减轻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好了,对于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社区卫生服务是医药卫生四大体系的重要交汇点。中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四大体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双重网底,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有利于夯实城市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也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手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是城市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在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医疗救助中的作用,有利于方便参保人群就近就医,同时也可以有效节约医疗保险费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城市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载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保障群众基本用药,这不仅大大减轻居民的医药费用负担,而且必将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益性的回归。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交汇点和突破口,必须予以重点加强。

第三,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近几年来,各地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一些地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强化政府责任,切断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疗服务收入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公共卫生服务、降低了医疗费用,有效维护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一些地区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品目录,探索实行社区基本药物政府招标、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有效减轻了群众的药品费用负担,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了基础。一些地区制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规范服务内容,并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积累了经验。这些实践探索对于完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二、正确把握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形势

自200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在国务院有关部门支持配合下,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人才建设、财政补助、人员编制、价格管理、医疗保险进社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一些地区还在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药品零差率销售、实行医疗保险预付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是服务网络初步建立。几年来,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量得到快速增长。据统计,截至到2008年底,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98%的市辖区都已经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全国共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23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1895个,机构数量比2007年增加10%。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街道办事处数量达到5430个,占全国街道办事处总数的83%。在大中城市,已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三是人才队伍得到加强。近年来,社区卫生队伍迅速发展,目前全国从事社区卫生工作的人员达到46.2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7.8万人。各地普遍开展了社区全科医师、护士岗位培训,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工作,鼓励大医院医生、退休医生和护士到社区服务,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

四是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慢性病防治等公共卫生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进一步落实到社区,进入了家庭。一些地区通过建立“家庭医生责任制”、“全科医师团队”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增强了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同感。与此同时,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开展了中医药服务,发挥了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丰富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深受群众欢迎。

五是社区卫生服务初显成效。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服务网络的建立、功能的完善以及改革措施的跟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量明显增加,有的地区社区门急诊量已经达到地区总门急诊量的40%,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医院接诊压力。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在应对手足口病、问题奶粉事件以及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立足社区,服务居民,增进了医务人员同群众的感情,密切了医患关系,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稳步提高。

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离不开广大社区卫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主要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坚持把以人为本、群众受益作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根本出发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必须立足于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社区卫生服务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不断优化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只有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社区卫生事业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我们必须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社区卫生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准。

第二,坚持把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作为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具有鲜明的公益性质,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一项基本职责,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保证必要的投入,否则就不可能做好公共卫生服务,不可能减轻居民负担,也不可能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同时,社区卫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卫生综合改革的交汇点,必须加强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推进,不断健全和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三,坚持实事求是、探索创新是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还是一个新事物,其发展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近年来,各地区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一些关键问题上已经进行了很好的探索,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勇于探索创新,才可能逐步建立起一套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几年来,社区卫生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效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信心和决心。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差距和不足。一是社区卫生服务人才还相对匮乏。社区卫生人才队伍数量不足、业务水平不高仍然是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瓶颈问题,社区卫生人员待遇普遍较低,很多地区全科医师执业注册、职称晋升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普遍缺乏吸引优秀人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机制。二是服务网络尚待完善。一些地区还存在很多社区卫生服务空白点,居民无法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有的地区,尤其是中小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不尽合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量不足、社会力量举办的机构数量比例过高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施设备简陋,群众认可度低。三是规范管理需要加强。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定位不准确,内部科室设置不尽合理,盲目发展专科、超范围执业等问题仍比较突出,一些机构不合理用药、过度检查等趋利行为还比较普遍。四是社区卫生服务运行管理体制依然面临巨大挑战。一些地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不足,经费得不到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转困难,以药养医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职责还没有理顺,区(县)级政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改造或医院延伸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解决。

三、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社区卫生工作健康发展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给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提高认识,将社区卫生工作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予以大力推进。

(一)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医改五项重点工作之一,按照医改方案要求,三年内要新建、改造37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央支持困难地区24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今年年初,中央补助资金20亿元已经下达到地方,支持1154个中心建设,目前各地建设正在进行当中。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合理制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要优先利用现有医疗资源改造改制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政府在政策上、资金上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在充分整合城市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及地理分布、交通条件等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按照标准建设,填平补齐,确定建设项目。不搞重复建设,不搞“形象”工程。

二是要积极发挥地方政府作用。中央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所需配套资金应由地方政府筹集,中央支持项目以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改造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问题,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动性,由地方政府统筹解决。建设项目需要的城市建设用地,由地方政府无偿划拨。地方政府要减免各种建设配套费用,支持项目建设,降低建设成本。

三是要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已经印发了《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项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意见》,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标准、设备配备、建筑要求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各地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建设标准与规范,确保每个建设项目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各地要利用国家投资建设的契机,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识为载体,统一机构形象设计,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四是要加强对建设项目资金的管理。各省级卫生部门要积极协同发展改革等部门,制定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与发展整体规划,落实建设资金,加大投入,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项目、资金、招投标等的监督与管理,规范工作程序,确保建设项目资金安全。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中要禁止超标建设,禁止将项目配套资金转嫁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造成新的债务。

(二)加强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

按照医改重点实施方案的要求,2009-2011年要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训医务人员16万人次,今年还要制定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并启动实施。各地区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继续推进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的岗位培训工作,在培训中,要密切结合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的工作实际,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遴选并着力培养一批全科医师骨干作为社区卫生人才培养的核心师资,培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为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积极推广社区卫生适宜技术,要特别重视公共卫生服务和康复能力的培训,注重实用技能的社区实践。要采取有效措施安排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到综合公立医院进行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在进一步深造、待遇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三)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近日,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计生委已经印发了《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明确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现阶段,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有9个项目,具体包括三类服务:一是针对全体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二是针对重点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包括0-36个月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保健。三是针对疾病预防控制的公共卫生服务,包括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这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根据我国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干预措施效果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提供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的。国家项目数量和内容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适时调整。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需费用纳入政府预算安排,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2009年中央财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助资金104亿元日前已经下达,对西部地区按15元的80%补助,人均补助标准由4元提高到12元;中部地区按60%补助,人均补助标准由3元提高到9元;东部地区根据财力情况按不同比例予以补助。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对于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有效控制疾病流行、提高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间差异、改善居民健康状况、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是贯彻落实医改重点工作任务的重要内容,必须全力推进、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统一部署,今年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全面启动,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要达到30%。在此我再强调几点要求。

一是明确主体,合理划分职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加强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技术指导和监督考核。人均15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十分有限,承担的工作任务繁重,只有集中使用才能发挥作用,不能肢解和分散使用。

二要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各地区要结合当地公共卫生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本地区的服务项目。既要落实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又要立足现实,不能超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要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的项目服务规范,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按规范要求为居民提供服务。各地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在实施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过程中,要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纳入重要培训内容,认真组织人员培训,使其尽快掌握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技能,保证服务质量。

三是要强化绩效考核,保证群众受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度,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方法,保证公共卫生任务落实和群众受益。要注重群众参与考核评价,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考核情况应向社会公示,将政府考核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

四是要加强宣传,开展督导检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让广大城乡居民了解自身能够免费享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提高群众的知晓率,鼓励群众参与,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对项目执行进度、完成数量、质量等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并将落实情况及时反馈到当地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对于拖延、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要严肃查处,保证资金足额到位,专款专用。

(四)继续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改革。

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是保证资金最大限度发挥效益、有效维护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质的重要条件。2007年8月,原国务院城市社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工作,自启动以来,各地区在推进收支两条线管理,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探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大型公立医院、预防保健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合作,推动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相结合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09年6月,卫生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工作的通知》,对推进重点联系城市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地区要充分发挥重点联系城市的示范作用,继续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改革。

一是探索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和科学规范的收支管理机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与财政等部门协调,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政府负责其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正常运行。要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切实改变“以药养医”、“多收多得”的运行机制。

二是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估和考核办法。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要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社区门急诊数量占区域门急诊总量的比例以及次均门诊费用等列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要充分发挥考核结果在激励、监督和资金安排等方面的作用,考核结果要与经费补助以及单位主要领导的年度考核和任免挂钩,作为人员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依据,作为提高工作效能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三是进一步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聘用和分配制度。以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目标,建立岗位聘用、竞聘上岗、合同管理、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绩效工资分配要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倾斜原则,并根据考核结果发放,遏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合理趋利行为,严禁医务人员收入分配与医疗服务收入挂钩。

四是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和医疗机构的分工合作。各地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过程中应统筹考虑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合作关系,明确各自功能定位与责任义务,探索多种合作模式。要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身能力和满足居民需求为目标,加强技术指导与人员培训,合理安排大中型公立医院医师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积极争取政府对公立医院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予以必要的支持。要合理界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职能分工,将适宜社区开展的免疫接种、妇幼保健等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发挥好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作用。

五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各地区要根据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要通过公开招标、统一配送等形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药品价格。在落实政府财政补助的前提下,积极推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改变“以药补医”的补偿机制。

六是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与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将所有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纳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合理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保险结算系统购置和运行费用。根据人保部、财政部、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积极协调医疗保障部门,探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和社区首诊试点。可以从慢性病发生较多的老年人起步,也可以从群众反映负担较大的多发病、慢性病做起。通过降低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以及经社区转诊病人医疗保险起付线可连续计算等方式,引导参保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探索把健康体检、社区慢性病病例管理、家庭病床等服务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医疗保险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付费制度,通过医疗保险促进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虽然我们面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但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一定会推动社区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在2009年全国社区卫生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卫生部副部长  刘谦

(2009年8月14日)

 

这次会议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期间,陈竺部长作了重要讲话,强调了社区卫生工作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了近几年来我国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经验,分析了当前全国社区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对今后的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华中科技大学卢祖洵教授介绍了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调查监测的情况和主要结果。天津、江苏、西安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石河子市在会上做了经验交流。与会代表还现场参观了西安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进行了分组讨论。会议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第一,进一步统一了思想。会议充分肯定了近几年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取得的进展和成效,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大家也认识到,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医改近期和远期目标的实现能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交流了经验,进一步理清了思路。会议充分交流了2006年以来各地在推进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各地区在完善政策措施、建立服务网络、健全服务功能、深化运行机制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这些工作为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重点联系城市常规监测结果以及会议中大家的讨论,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社区卫生人员培训问题、临聘人员问题、房屋问题、运行机制和绩效考核问题、医疗保险报销问题等等,经过经验交流,问题更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清晰了,办法也更多了。

第三,明确了下一步工作任务和要求。下一步社区卫生工作任务非常明确,总体来说就是紧密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强网络体系建设,要在二、三年内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把基础筑牢,同时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取得新进展,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二是促进功能完善,重点落实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在合理界定基本医疗服务范围的前提下,使用适宜技术和基本药物,保证社区居民切实得到实惠;三是大力推进运行机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加强绩效考核,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益性质得到维护,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保护,社区卫生服务的绩效明显提高。下面就进一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我再讲两点意见。

一、抓好落实,认真完成重点工作任务

(一)加强领导,做好内外协调。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离不开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继续加强与财政、发展改革、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民政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及时通报情况,讲清问题,争取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我们也要做好卫生系统内部的协调,包括城市与农村基层卫生的统筹发展,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分工合作,社区卫生人才培训、使用与管理的有效衔接,信息系统的整合共享等等,这些工作需要卫生行政部门的主要领导发挥作用,在卫生系统内做好统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二)认真部署,做好宣传培训。

会议之后,要将会议精神向各省(区、市)卫生厅局主要领导汇报,要统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认真制定好推进社区卫生工作的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落实。已经明确的工作要马上行动起来,抓紧落实;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要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到年底前社区卫生工作要取得阶段性的效果。各地要及时将会议精神和社区卫生工作任务传达到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同时,要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充分了解国家有关政策和要求,也要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好工作任务。要利用各种途径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宣传,一方面让他们了解政府推进医改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也要接受群众的监督,使群众的健康权益得到更好地维护。

(三)加强督导,重视检查评估。

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在细化各项任务指标,明确进度,明确分工的同时,要建立一套考核评价体系,将慢性病管理率、控制率等公共卫生服务数量和质量指标以及社区门急诊服务量、医药费用等指标纳入考核内容,定期组织对各地区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任务的执行进度、完成质量等情况进行督导和抽查,并将落实情况及时反馈到当地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四)深化改革,推进重点联系城市工作。

目前各省(区、市)都确定了国家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各省要继续发挥这些重点联系城市的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城市社区卫生发展。各重点联系城市政府也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精神,及时调整工作方案,综合推进各项卫生工作任务,力争在重点问题、难点问题上为医改创造更多、更好的经验。各重点联系城市要继续发挥专家的作用,做好信息监测工作,要及时交流与研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二、下一阶段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性质与功能定位。

卫生机构越往基层,越具有公共服务的特征,越能体现卫生工作的公平性、可及性,政府越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社区卫生服务主要功能就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首先要强化社区公共卫生职能,明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尤其是要做好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服务,努力改变居民不良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降低国家、社会、个人的疾病负担,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并不等于弱化基本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具备解决群众基本医疗问题的能力,否则就难以分流大医院的病人,群众也不会满意。但是,要注意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范围有所限定,不应盲目扩大医疗服务规模和内容,也不要向专科方向发展。

(二)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从重点联系城市常规监测结果来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问题依然比较突出,面积不达标和租房现象还比较普遍,相当一部分机构的房租都由机构自己筹集,这必将加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负担,最终还要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各地要充分利用中央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契机,着力解决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问题。中央建设项目资金已在年初下达到地方,目前反映的主要问题,一是建设用地困难,二是反映中央经费标准低。这次中央加强基层卫生机构体系建设,下了很大的决心,地方政府要加大协调力度,切实承担起责任来。能利用现有资源的要优先利用,在做好卫生规划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有效整合和利用资源,包括厂矿企事业单位的医疗机构,尽可能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关于建设标准,各地不要盲目扩大规模和提高标准,中央对每个机构建设的投入标准是测算的平均水平,每个机构需要建设的情况不同,可以统筹考虑,不能简单地平均分配,同时,地方政府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好配套经费,不能把配套经费转嫁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造成新的负债。

各地在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中应注意要以中心为主体,站做补充,根据实际需要适度建站,不宜把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交给社会力量办。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中心功能的延伸,要推行一体化管理,这样便于管理,便于服务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功能。

(三)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问题。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医改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政府向老百姓的一项承诺,国家已经明确的9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地必须认真落实好。首先,要落实好经费保障措施。国家规定了今年社区公共卫生最低经费标准是按服务人口年人均15元,中央加大了对地方的投入力度,对东、中、西部地区按不同比例予以补助。各地区要保证落实地方配套经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提高投入标准。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抓紧与财政部门协调制定好经费管理办法,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专款专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经费也主要落实到这些机构。其次,要制定好本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制定项目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要优先把国家规定的项目落实好,要统筹城乡,统一规范,统一标准,考核指标也要切合实际。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各地要重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2009年医改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城市健康档案建档率要达到30%,农村达到5%。各地在建立健康档案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关要求相结合,要做到城乡统一,积极推进电子化,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第三,务求实效,确保居民受益。卫生部正在制定各项服务规范,对每项服务的对象、内容、流程、工作要求、考核指标等都要做出明确的规定。各地要按照规范要求落实好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落实得好不好,最终是要看居民是否切实享受到了服务,健康水平有没有得到提高。

(四)关于基本药物制度建设问题。

大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有些担心,一是担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数量不够,满足不了社区居民的需求,群众不满意,造成居民就诊重新流向大医院。二是担心政府补偿不到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收入受到影响,无法正常运转。这些问题确实是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带来的巨大挑战。但是,我们应认识到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主要目的是改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药补医”的机制,遏制“不合理用药”的问题,最终让居民受益,方向是正确的。各地卫生部门要本着积极的态度努力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北京、天津、宁夏、杭州、成都等地区在实行社区基本药物制度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各地要认真研究、总结和应对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要选择有条件的地区首先实行,逐步推开。在建立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要重点解决好补偿机制问题,既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也要发挥医疗保险的补偿作用。要合理确定本地区的基本药物目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另外,要做好对基层卫生人员、社区居民合理用药的宣传,让他们理解和支持基本药物制度建设。

(五)关于运行机制问题。

目前政府不断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运行机制,社区卫生服务也无法持续、健康发展。中央医改意见已经明确,政府对其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房屋建设、设备配备、人员经费和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应予以投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意见》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有两种投入方式,一种是核定任务、核定收支,差额补助,另一种是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额预算。无论哪种补助方式,政府都要承担主要责任,都要保障机构能正常运转,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我们要努力改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药养医,以医养防,重医轻防”的局面,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和良好的运行机制。政府资金应与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挂钩,改变“多收多得”的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防止不合理用药和过度医疗,把工作重心切实从医疗经营转移到预防和健康管理上来。同时,也要加强内部管理改革,转变服务模式,规范服务行为,用好绩效考核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六)关于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合作。

当前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度低,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用的发挥。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建立起与大医院互动合作的机制。各地在医院与社区分工合作方面已有很多做法,有的是大医院直接举办,有的建立托管、集团化等合作关系,有的医院定期派医生到社区工作、社区医生到医院进修学习等等。这些措施,对于促进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互补、资源共享,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信誉度、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各地可结合实际进一步探索完善。对于医院支援社区,不能简单地作为行政任务分配给大医院,注意调整好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住院医师培养,在岗医护人员培训等方面,有条件的地区可考虑给大医院适当的补贴,以提高大医院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进而提高相关工作的质量,使老百姓感受到方便和实惠。

(七)关于人才培养问题。

人才队伍问题是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强现有人员的岗位培训十分重要,在培训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实用技能的培训,重点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开展的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相关培训,同时提高临床服务技能。各地要积极推进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加强卫生与教育部门以及卫生部门内职能部门间的协同与配合,注意处理好培养、培训、执业注册、聘用等环节的衔接问题。

基层卫生工作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础环节,是新医改各项改革措施的一个交汇点,也是新医改的重点、亮点和创新点。党中央、国务院和人民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寄予很大的期望,希望各级地方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好医改对社区卫生服务提出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各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把我国社区卫生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